生命之光還在閃爍                                                                                         林德培

前天欣宇來電告知,他的爺爺---我敬愛的父親,已送往榮總急診室急診。當日急診室人山人海,想找一張空床位都難,就連安寧中心或是普通病房也暫無空位。隔日早上醫師會診後,說明父親的情況,癌細胞已經擴散開來,先前手術的人造幽門可能被癌細胞堵塞,目前任何飲食都無法吸收,吃下去的東西全部吐了出來。這天幾乎每三小時吐一次,不進飲食也會將胃中產生的胃酸吐出來…。

父親今年已是九十三歲高齡了,他的身體一向健康硬朗。除了赴大陸探親外大部份都住在台中。大坑花園城位於台中北屯依山傍水的山腳下,是個空氣清新、風景優美、適合老人家安居樂業的好地方。他老人家自退休後,一直與我們一家人相處了整整三十多年。他經歷了他的長子自德國學成回國為國培育英才;他親自照顧他的二位孫子及一位孫女受教育、成長並成家立業;他看了二位曾孫及兩位外曾孫女的出世。唯一遺憾的是今年六月欣文的結婚慶典他沒法參加。當時父親正動完大手術,在臺北榮總加護病房觀察復原中。

今年六月十三日動手術前,我們所有親屬都期待父親的胃癌是初期,盼望醫生將癌細胞切除,並希望父親很快就可以康復出院。當醫生們切開胃後發現幽門已長滿了癌細胞且擴散到膽管,醫生建議,由於他老人家已九十三歲了,切除癌細胞只會更增加他的痛楚,於是就決定不切除,但為了進食供應養分就做了一個人工幽門以利養分進入小腸吸收,實際上父親吃的東西都是流質體營養液。他經過這次大病,體重減少了二十五公斤,整個人枯瘦如柴幾乎不成人形,但他的精神依然如昔。在臺北開刀住院期間,因我與明琍在大陸為欣文辦喜事,無法親自照顧,實感內疚。當時欣宇、德民、德玉、德蓉夫婦每天輪流在床前悉心照顧,許多親友親赴榮總或送鮮花問候,均使我感激不已。

父親的生命力非常旺盛,他這一生沒患過什麼大病。年輕時抽煙抽得多,在他六十歲那年,醫生說有輕微高血壓及氣管不好,建議他最好不要抽煙,當下他就煙了。這三十多年來,他非常注重健康養生,每天早睡早起做他例行的工作:打掃庭院,種花種菜,在大坑風景區散步爬山,生活非常規律。社區男女老少都認識他,每當他種的菜收成時,左鄰右舍的鄰居們都能品嘗他的各樣有機新鮮蔬菜。另外因年紀的關係一直有一些重聽,但他並不願戴助聽器,祇有在看電視的時候帶上助聽器。

我父親是一位革命軍人,忠貞的國民黨員。他一輩子奉獻軍旅,職位為空軍上士一級士官長,從未受過正式教育的他只讀過三年私塾。在二十歲那年(一九三六年 民國二十五) 軍旅,當時日本軍國主義正蠢蠢欲動地想侵略中國。一九三七日盧溝橋事變,中日抗戰正式開打,父親亦獻身抗戰行列,服役空軍後勤補給部隊,隨中央政府正式遷都重慶,一九四四年春與年僅十五歲的母親成婚,此姻緣是由母親長兄(我的大舅,當時父親的戰友)介紹。我是一九四五年農歷日出生,那年母親年僅十歲,我出生四個月後,八年的抗日戰爭終於結束了。當時由於父親工作的關係,中央政府復都南京,父親也隨空軍部隊一同駐防南京。半年後母親帶了我隻身乘著由重慶朝天門開的船,花了整整三個月的時間才到南京。到了南京之後,一家就住在南京機場附近的中和橋(大校場) 。這時一位弟弟出生,由於生活條件很差,生下來因肚臍感染破傷風,一條寶貴的小生命在九天後就夭折了。到了一九四八年,大妹德玉於南京出生。

我們一家人在南京住到一九四九年中,由於國共內戰,民國三十八年秋天,全家隨國民政府輾轉經福州撒退到台灣,在台灣一住將近六十年。在早期父親為了維繫九口之家的生計,靠他上士階級的薪資怎麼能夠維持每個月的龐大開支,柴米油鹽外,基本生活的食衣住行,孩子們的教育費,從哪去籌?此後數十年為了這個家,付出他們畢生的心血和精力。只為要讓孩子們吃得飽、穿得暖,不要被有錢有勢的人瞧不起。

母親是一位傳統的女性,也沒受過教育,當時他們只知道撫育他們的七個子女是他們的義務與責任,無論吃多少苦及受多少屈辱,都要讓孩子受到好的教育。於是單憑他們的雙手、雙腳,靠他們的勞力、體力,及他們堅忍不拔的毅力與決心,定要把七位子女培養成對社會國家有用、有貢獻的人。在小的時候兄弟姐妹們不聽話頑皮、打架鬧事時,他們總認為是自己小孩的錯,先處罰自己的孩子,一邊用竹子打,一邊口中唸:“不打不成材,黃金條子成貴人。”在他們的腦海中,孩子犯錯必須要糾正,體罰讓孩子們能夠牢記犯錯是不對的,要成材必須時時記住做對的事情,多做善事才能成為有用的人。

父母親曾經在宜蘭鄉下開墾石頭荒地,種蕃薯、甘蔗及養豬養雞。記得小時候我也經常幫助他們撿石頭、拔草灌溉。他們將收成好的蕃薯一捆捆綁好放在二輪板車上,一裝就是一、二百斤。然後兩人用肩膀及雙腿的力量拉著車,每當上坡拉不動的時候,我在後面幫忙著往前推。就這樣拉著滿滿的一車蕃薯到市集去賣,賺一些零用錢貼補家用。他們靠著自己一滴滴的汗水,不分春夏秋冬為整個家庭付出從無怨言。每當想起父母親為我們的苦心付出,如今個個成家立業,有美滿家庭,對他們的養育之恩卻無以回報。

記得我五歲時,德美在嘉義大林出生後,父親一邊帶著我並教我如何洗妹妹的尿布。父親不僅幫忙打裡家務,也燒了一手正宗的川菜,他年少的時候學過廚師,每當有婚慶喜宴的時候,經常看到父親表演他的絕活,回鍋肉、紅燒牛肉、醬爆魚、麻辣雞丁、豆瓣鯉魚,都是他的拿手好菜,一家大小都非常喜歡吃他親自燒的菜。小時候過年過節都是由父親掌廚,每當想起回味無窮。

雖然我們家裡一貧如洗,但父母親畢生對錢財之物看得很淡,他倆經常在耳邊諄諄教導我們“人窮志不窮”,這五個字從小一直陪伴我到現在,無論在台灣受教育的時候,亦或是在國外留學深造的時候,我的腦海中時時浮現這五個字,這五個字也成為了我的座右銘,對我一生的待人接物處世之道有重大影響,面對問題時更為樂觀豁達、進取有自信,所以這是他倆送給我最好的無價之寶。

一九五八年夏天八七水災過後,我決心要離開宜蘭轉學到臺北,必須參加台北轉學聯合招生考試。從宜蘭到臺北由於土石流沖走火車軌道,沒辦法搭火車,父親只好帶我翻山越嶺,改乘汽車。那年我十三歲,父親跟我說:“家中環境不富裕,我在臺北松山機場上班,兩地開支很大,你考轉學生,我只能負擔國立中學,因此我幫你選了三個學校,你考上其中任何個我就讓你去讀,考不上就留在宜蘭繼續讀完初中。”皇天不負苦心人,放榜後我考上了國立成功中學,且寄宿父親昔日在南京的戰友唐叔叔家。父親經常來探望我,把他省吃儉用存下來的錢給我,叫我買一些營養的東西吃。我們經常爺兒倆叫一頓合菜,一面吃飯,一面教誨叮嚀;在外面要注意健康飲食。一年的成功中學生涯也不負眾望,高中聯考考上了成功高中,另外也考取了台北工專。後來我決定放棄讀高中選擇上工專,是希望早日學得一技之長能賺錢協助雙親,以減輕他們的負擔。豈知為了我的求學生涯,反而讓雙親更加辛苦,更增添他倆不知幾許的皺紋。

為了想要全家搬到臺北一起生活,只好租房子住。每月開支以父親現役軍人的薪俸,捉襟見肘,無法維持一家九口最基本的生計。為了整個家,於是母親去幫傭,父親另外籌了台幣一仟元買了一部三輪車,每天下了班就在臺北市踩三輪車載客賺錢,一直到臺北市禁止三輪車載客為止。父親無反顧的忘我付出,直到他看到每一位子女都是社會有用的人。他的偉大就是默默的付出,從不要求任何回報,從來沒聽過他向每位子女要求過任何東西,在我的心靈深處也只有努力上進,不辜負他們的苦心和養育栽培之恩。從小時候每到學期結束時,當我拿了成績單、獎狀到他們的面前,告訴雙親又考到第一名,他們臉上總是會泛出喜悅和高興的光彩,似乎所受的辛苦瞬間一掃而空,這就是我用來報答他們最好的方式了。唸書時,拿到獎學金及許多獎狀回家後,我都能感受到他們的辛苦和安慰。

猶記得一九六七年六月三十日那天,親友們在臺北松山機場為我到德國留學送行。父親的臉開始是喜悅的,他默默地在一旁看到苦心栽培的大兒子,立刻要到異國留學,那時我深深感受到在他心中是多麼地不捨,此番一去何年何月何日才能再見到自已撫養的兒子?當出關的時候,頓時高興送行的時刻過去了,換來的是離愁,我一步步往停機坪走去,耳邊傳來的是慈父一聲聲的呼喊,他不停的揮手呼喊著:“德培呀,你要好好照顧自已呀,…”他不停的喊著! 喊著忍不住我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不停地落下,一滴一滴整件襯衫都溼了,這一去何時才能再見到養育二十二年的雙親。真是天人永隔的感受,我也聽到父親那沙啞顫抖的聲音,也感覺他內心在哭泣,我百感交集一片茫然,進入機艙還遲遲無法平靜,只能在內心深處吶喊,我一定不能辜負他的期望!

昨天上午一早打電話跟德玉妹談父親的現況,也打電話找到母親。平常母親對父親得癌症一事都表現的很堅強,昨天在電話中聲淚俱下告訴我,兩天前父親跟我大媳婦媛媛說,母親跟了他一輩子,他沒能讓母親過上一天快樂的日子,這是他最對不起她的憾事。母親對我說年紀也活了這麼大了,她沒怪過他,愈說愈傷心。我只有安慰她父親九十三歲了,讓他安祥的過完這一生,他看到兒女成群五代同堂,家中子孫健康幸福和樂,他不會覺得遺憾了。

父親自改革開放後,每年農曆年後都有一趟大陸返鄉探親之旅。這是他自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後,無時無刻的願望。他這二十年探親之旅,把每年省吃儉用所存的積蓄,拿到家鄉整建宗祠堂,建橋修路把直系親屬都照顧得很好。每逢清明掃墓時節,都親自上香祭拜,最重要的是把林氏族譜重新補正,他能做及該做的全都做了。

昨天欣宇打電話說爺爺還想知道一件事,孫媳肚子的曾孫是男是女? 父親的生命正像太陽快要下山了,餘輝不停的閃爍,那樣依依不捨地不希望黑夜到來,他還在閃爍,還留戀最珍貴的一刻,我們回到他身旁陪伴他,直到閃爍的最後一剎那,直到他的靈魂歸尋天鄉。

我們知道他的光輝在天父的護佑下,將會由子子孫孫世世代代留傳下去。

編按: 林德培先翁已於二零零七年九月三十日辭世。十月九日在台中雙十路教堂舉行殯葬彌撒。恭請王愈榮主教主祭,趙國紳神父、馮允文神父輔祭。家屬殷望「聖城通訊」讀者為煉靈祈禱時,代上林老先生的靈魂。

<回總年份目錄 Year Menu>
<2007年月份目錄 Month Menu>
<回十一月內容目錄 November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