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專訪

經句釋疑

如果我們的靈魂稱得上什麼的話,
那只因為它比一些人的靈魂,燃燒得更熱烈而已。

--- 紀德﹝地糧﹞ ---

受訪者:本團體教友---牛鈍
時間:792006年下午5
地點:Homestead  Carl’s Jr. 

詹紹慧:牛鈍,謝謝你「終於」接受訪談,期間你總舉出其他教友來擋駕,說他們研讀聖經比你深入。而且,知道這些年來你也從不願把在各處分享聖經的心得見諸文字。今天你總算礙於曾為聖城通訊主編的情份,慨然允諾。但是,敢跟你談聖經,對我可也是個難題,因為在台灣時我從沒參加過讀經班。主日彌撒中神父的證道,神父是很用心,我卻常聽得索然無味,甚至還只巴望快些結束,直到這半年來才嘗試接觸聖經。因為將要與你見面,在前次讀經班即將結束時,曾高聲邀請大家趕緊將聖經中的疑問寫下交給我,明天我就去問你!不知是因同學太高桿了,還是因不知如何問起,總之並沒有得到預期的反應。常聽說,若不懂,為何不問?其實,要問也得半懂。所以,今天如果我問了奇怪的問題,請你這位聖經專家千萬別見笑。

牛鈍:謝謝妳的恭維,在此首先澄清:任何世間的學問都可能有專家,唯獨聖經沒有專家,因為聖經是超性生命的啟示,不是本性生命的邏輯辯證及推理。

詹:可見我一開口就顯得外行。為什麼你讀聖經滋味無窮,並且滾瓜爛熟且能朗朗上口,而我卻不行,就好像身處空氣中卻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牛:我們讀古書,常會遇到辭句中夾帶典故,若要讀出作者的寓意,就得先把「典」弄懂。以前的高中國文課本中有一篇宋朝末年文天祥在獄中寫的「正氣歌」,文中的第二段為:「在齊太史簡,在晉董孤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全篇用典三十餘,如果不知道文中提到的那些人與事的背景,就很難以體會文天祥慷慨就義,留取天地正氣的生命觀。所以,閱讀聖經不能只看字句的本身,還需要瞭解經文中各個字句的意義及其背景,如百夫長、會堂長、司祭長等等。此外,當從信仰的角度來解釋經句,這可從參閱聖人的著作、接受神師的輔導、遵照教會的教導開始著手。總之,當盡力內修。如果客觀的連些微時間都捨不得為天主消秏,又主觀的認為聖經本身枯燥無味,那當然就造成「人神共憤」。妳說我讀出了聖經深意,也不全是,我只是每看完一段,即閤上眼回味一下,我從這段聖經內得到什麼?是本性生命的指引,還是超性生命的啟示?還是一片空白?聖經是啟示性的書,隨著年齡的增長及與天主接觸的經驗,不論是自修或是與教友共修,每每都有新的領悟,更愈來愈覺得自己的渺小。

詹:聖經是世界上最暢銷的書,目前已被譯成二千三百多種語言,被億萬人視為超性生命的寶典。不過,我想我們聖經的中譯本,辭藻未盡典雅,而且有些章節甚感不順,好像幾十年來都未曾被修訂過一樣。

  牛:老實說,愈是不流暢,愈不失其真。因為這即表示甚少後世的編者自我的穿鑿附會滲雜其中。聖經的首要作者是天主,次要作者是人,人經由天主的默感,將其記錄於蒲草紙或羊皮卷上,但經過千餘年戰爭的動亂及社會的變遷,當時的卷軸已成斷簡殘篇,後世的編者將其收錄成冊,經由教會的審定,確認聖經的書目為古經46卷,新經27卷,共73卷。故聖經的成書甚為複雜,共經過了一千餘年,及無數的次要作者人。

詹:瑪竇、馬爾谷、路加、若望四式福音,都是記載耶穌的言行,對一位公私兩忙的教友,若只能抽空讀一卷,你建議應讀那一卷?

牛:我建議他任何一卷都不要讀,應先調整自己的生活重心,使不再成為「公私兩忙」。四式福音各有特色,各自描寫耶穌的四種不同風貌。從教父時代開始,就以四個活物(01:10)(04:07)來象徵四式福音的作者。瑪竇福音的象徵是「人」,因為瑪竇福音開始即列出耶穌的族譜,證實救主耶穌為真人,是「亞巴郎之子」及「達味之子」,由瑪利亞所生,故此是人的後裔。馬爾谷福音的象徵是「獅」,因為馬爾谷福音開始即引述依撒意亞先知的預言,指出「曠野中有呼號者的聲音」,而曠野中的聲音,以萬獸之王獅子的吼聲最為威風澟澟。路加福音的象徵為「牛」。 因為路加福音開始即記述匝加利亞的祭獻,而牛犢乃是通常祭獻用的犧牲品。若望福音的象徵為「鷹」,因為若望福音開始即宣講「聖言降生成人」的深奧道理,猶如鷹之高飛,翱翔於天。重要的不是從何處開始讀﹐而是從何時開始讀。若生活已不再公私兩忙,則可開始著手滋潤生命。拙見以為最好從古經的創世紀依序研讀,因為超性生命的救恩是由聖經的創世紀及出谷紀揭開序幕,全本古經可以稱為「聖父福音」,四位聖史寫成的福音,即為「聖子福音」,由宗徒大事錄直至默示錄,都可統稱為「聖神福音」。舊約是新約的啟示,新約是舊約的完成,若不從古經內超性生命的啟示開始,甚難體騐新經內超性生命的完成。

詹:常聽說回應天主的召叫,但我如何去分辨這意念是天主的?自己的?或別人講的?

牛:依納爵神操的特徵即分辨神類。我們的思想有來自外界的善神、惡神,及我們自己的本性(神操32)。故我們的思想有3種可能的來源:天主,魔鬼,自己。如何分辨意念的來源是出自何方,其中的底線即在於自己與天主關係的親密度。夫妻相愛多年,一方無須多言,在一顰一笑及舉手投足之間,對方即已正確地接收了訊息。若與一陌生人共處,如何猜得對方的意圖?所以,藉著讀經與祈禱,從建立與天主的關係著手吧。

詹:說到讀經,從最後晚餐到耶穌給門徒洗腳這一段,福音分別記載耶穌的話。若望:「吃過我飯的人也舉腳踢我」。瑪爾谷:「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中有一個與我同食的要出賣我」。路加:「但在負賣人子的是有禍的」。請問耶穌講這些話的目的是什麼?是警惕猶達斯,別做傻事?感慨師徒之情?尤其要是當時猶達斯體會耶穌用心,不貪財出賣主耶穌,那不就沒有救恩史了?

牛:我想耶穌說這些話的用意無非是提醒猶達斯,給他一個最後幡然悔悟的機會。多年來有少數神學家認為猶達斯不無功勞,因若沒有他的出賣背主,就不能應驗古經中默西亞受難的預言(53),而聖子耶穌也就不能完成天父的使命。這一說法並非教會的教導,因為聖子並非唯一須要經由猶達斯的背主來完成聖父的使命。善人無須經由惡人的罪惡而成聖,惡人無權邀功說善人之成為善人是因為惡人的存在而襯托出善人的善。

詹:從聖經上,耶穌對伯多祿和猶達斯有點厚此薄彼,你以為呢?

牛:伯多祿和猶達斯都曾犯錯,甚至伯多祿犯錯的次數還遠超過猶達斯,但是其中很大的區別是「悔改」。天主知道我們軟弱,知道我們會一再犯錯,聖經記載耶穌提醒過伯多祿,也提醒過猶達斯,但伯多祿痛哭悔改了,而猶達斯卻不相信天主的愛大於人的罪而自盡。「破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熄的燈心,他不吹滅」(42:03),只要人能悔罪,天主一定會以愛赦罪。聖經中較著名的例子有:上主藉納堂與加得二先知的話促成罪人達味的悔改(撒慕爾紀下),及蕩子的比喻(路加福音),均是闡明愛大於罪的道理。

詹:在聖家中,為什麼聖經對聖若瑟的記載那麼少?到耶穌十二齡講道就不見了?

牛:聖經是一部救恩史,聖經上出現的人物有數千人之多,與救恩無關的人與事,自然就寫的少。若瑟雖是義人,但和妳無甚大差別,聖母瑪利亞則是滿被聖寵,被天主特選,無染原罪的童貞女,救世主的母親,在救恩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所以若望福音寫耶穌的傳教生活,是以聖母的參與為始(02:01),也以聖母的參與作終(19:27)

詹:聖經上一再說到復活,說我們死後在某年某月的某日會復活,那時候,是過去年輕的我,現在的我還是更老更老的我?

牛:我們信仰所謂的復活是指肉身的復活,而非物質的復活。教會並沒有明確的說明復活身體特質的問題。所謂肉身的復活是指在墳墓內耶穌的身體並未腐化,而被提至光榮中。從路加福音中耶穌顯現的話:「你們摸摸我,應該知道;鬼神是沒有肉軀和骨頭的,如同你們看我,卻是有的」(24:39)。又說:「你們這裡有什麼吃的沒有」(24:41)?在若望福音中又對多默說:「把你的指頭伸到這裡來,看看我的手罷」(20:27)!以上耶穌的復活為有血肉的物質的復活。但另一方面,在保祿書信中則說:「播種的是屬生靈的身體,復活起來的是屬神的身體」(格前15:44)。這又說明耶穌的復活為屬神的肉身復活。教會認為復活的特徵有四:神光、神速、神透、神健。根據這兩個層面,教會較傾向保祿關於復活的看法。

詹:與君一夕話,勝讀十年書。沒想到我們在播放熱門音樂的漢堡店,扯著嗓子談最古典的聖經。時間一下子就差不多了,還有沒有困惑的問題?當然有!不過,今天暫且打住,先謝了,待我做做功課,跟你約下一回合,可行?反正經句釋疑,值得終身學習。不是嗎﹖

 

<回總年份目錄 Year Menu>
<回2006年月份目錄 Month Menu>
<回九月內容目錄 September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