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陸達誠神父──「候鳥之愛」談起

詹紹慧

      去年夏天陸神父受邀來此演講「信仰與生死」,印象深刻。今年回台購得輔大出版的陸神父近作「候鳥之愛」,越讀越興起介紹給同好的念頭,雖然疑惑自己有沒有本事,把好的說好。歌好,歌者不好,罪過。

      全書文集九十四篇,分真善美贊,靈性偶拾,雲游四海三個類別敘述。都陸續在教友生活,恆毅月刊,見證,旦夕等刊物發表。一如自序;「筆者專業是哲學,授課之餘,帶領一個名叫「耕莘青年寫作會」的團體二十八年﹝19762004﹞。教哲學必須閱讀好多書,透支個人的心力,帶社團卻是分享一個「大我」的生命。後者佔去的時間遠遠超過前者。在一個活生生的團體中成長與單純的教書生涯截然不同,筆者度的是獨身修道生活,但在社團中與年輕人認同,得到了無數親情,不覺孤獨,也不知老之將至,真是得天獨厚,生活的點點滴滴化成了文字,遂成了這一本書。」的確,世界上沒有不受環境影響的文學,文學又以深入情感道德為最,哲學予文學想像的翅膀及價值判斷,至於宗教,從某種意義上講;早期的文學簡直就是它的一部分。

     陸神父既以「候鳥之愛」言志,顯然對每年一期期文藝寫作青年寄以厚望,期許自己是候鳥灘。鳥兒離是離開了,可以再回來,在這環境優美,蟲果繁茂的沙洲上,有人守候和盼望。怎地一份情誼?不過在神父率性隨機的文字中,平淡到好似毫無用心,追求愛和寬容,卻層次深遠,每個簡單的句子都帶來深長的投影。

      1965年,若望保祿二世大公會議後,「宗教對話」闡述天主愛的超越性,對非基督徒保持積極肯定的態度,朝普世救恩方向去做。先從教會內部的接受到推動凡四十年,坦白說;新舊交迭過程中,未能全然達到包容的階段。陸神父是輔大宗教學系主任,書中以「宗教與民主」「教會能給國家做什麼」「密契與宗教對話」「一心開二門」「走向21世紀的宗教界」等篇說明;宗教對話,在各教的基本派別的緊張關係確實無法展開。因為各自堅持自己是唯一真理,而自己對真理的解釋是無誤的。從而忽略教義有其侷限,偏狹的解讀,常導人陷入相反神意的行為。再者面對中國文化的傳統信仰;在信與不信,天堂地獄,原罪有無方面,也有待釋疑的心結。

宗教對話,因天主教的自省而有催勵作用。相信人與人在真誠的會晤中,一切隔閡和執著都會消失。倘若有一天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相互對話,則世界真正的和平就到了。

     以對天主的愛擁抱整個人類的愛心,延續上述宗教對話篇章,「耶穌苦難的禮儀經驗」「跨越孤寂的對話」「情是何物?」「一萬法郎值多少?」「當拉步尼碰到了瑪麗」等篇,解釋神操中因聖神啟發對天主的獻身修道形而上愛。超越地域年齡階層時間的靈性之愛。乃至凡夫俗子的談情說愛。

     一切男女之情,只要受授得體,都有助於人的成長,也確能使博愛更真實有效。人之所以感覺失愛?尋常情況是;人的溝通靠表達以及了解表達的細心程度有差。以致經常在不細心之中彼此冷漠、傷害及誤解。神父說;「孤寂就是缺乏對話,心靈懸空,缺乏交往對象,但自己不能給自己慰藉。許多病態的青少年,面對鏡中的自我;試圖與之溝通解脫孤獨,但大多無濟於事,難逃精神崩潰與分裂的厄運。•••••人與其他人的親密關係的確能填補人存在的空虛,但人是有限的存在,有缺陷的個體,兩個或多個有缺陷的圓合在一起也不能夠成完整的圓。換言之;即便愛的需要都滿足了,還有一塊真空地帶,還有一種更難測度的虛無感,這份感受不能從任何有限之物,人或幸福可填補。這份空缺提示了人必須與無限的神作心靈交往,有了根源性的對話,人才有無往不利的絕對穩定性,才能超克一切孤獨感之威脅,才能徹底自我實現。」

    除此之外,我們有限的思想框框,僵化了,綁住了我們無限的愛的能力。有「我的」框框,就有「家庭」的框框,就有「社會」的框框,就有「國家」的框框,「種族」的框框和「文化」的框框。有各種不同的框框;就有不同的執著,有各種不同的執著;就有各種不同的對立。這些對立再加上自私和貪婪,就限制了我們無限愛的能力,且阻礙了人與人之間真誠的交往和情誼。

     如果人能自覺消溶一己內心的框框,並俱備聖五傷方濟各禱詞中;以一切生命體的需要為需要的同理心,則謂人性的最高境界。或許這也是當今愛情受權力邀舞,城市慾望橫行,同性戀均可結婚的世代,我們的聖統制仍以無家無國無種族,無文化語言差異,無財無勢的神父修女,獨身奉獻犧牲,了無框框,溶入大我生命的原因吧?

      去年神父演講中;曾說死亡恍如貝多芬第九交響樂大合唱的高峰經驗。教義中又常談及永生,教外的人以為天主教徒都不怕死。書中「地震與生死學」「快樂得想死」「道教亦有生生學」「走過生、生的關卡」「瀕死資訊的省思」來探討死亡的意義與尊嚴。

     哲學辭典上說;生命因走向結束才成為完整,因此死亡顯示生命之最後意義。在死亡中,人類以下的生命顯示出;它們不過只是這個時空世界整體中的過眼雲煙。人類的死亡與動植物成一尖銳對比,因為人的死亡,意味著從這個被剝離之多樣的時空世界中;進入另一個內在的、自始即趨向無限的和諧體,並開始他不朽的生命。他的思想和希求雖自此不再作有形的表現,卻並不停止。所以對有信仰的人言;沒有死亡,只有超越被時間繫縛的鎖鏈,只有「再生」。

     然而經驗告訴我們;人越是對死亡無知,就越會在死亡線上掙扎痛苦,家屬越想規避談死;病人就越會陷入死的恐懼陰影,或是陷入無奈的孤獨。所謂「尊嚴」非但不怕死且欣喜,視天鄉為與親愛人的約會地,你不過早到片刻,等他一會。

     不錯,死亡是甜蜜的休息,然而在這之前;讓我們背負我們所應背負的,走到我們所能走到的距離。對那已先我們而去的;他們不會像我們一樣變老,他們不會像我們一樣;隨著歲月的潮流凋零。他們有如落日,明朝我們仍會記起。﹝在你我內心;不是仍有逝世多年,依然深刻懷念的人?﹞

     當海嘯、地震、疾病等意外,瞬間崩潰人們自以為穩固的世界,予人錯愕及傷痛。天主,為什麼?當二次大戰希特勒集中營焚化爐,數百萬猶太人的屍骨,日日夜夜,嬝嬝上升的煙直達天庭。天主,您在那裡?天主,您既然以您的肖像造了所鍾愛的人,為什麼又置人於惡之華、罪之境?••••「意志的雙重性格」「小人與大人之間」「天主!您在那裡?」「痛苦這個啞謎」「混沌理論之背後」「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諸篇敘述人的抉擇與自由。以及痛苦可淨化信仰的賞罰動機。接受痛苦,相信天主有不得以的時候。雖不用能力袪除人的痛苦;用無限的愛參與人的痛苦。就像一位母親不能幫兒子打贏拳擊師。卻能摟著被打的鼻青臉腫的兒子,流淚安慰,使他得到力量,重新站起來。

     惡一定來自天主以外的因素,人間惡事太多,黑暗勢力就有把柄控告人,趁機偕同自然現象威脅人的生命。以致天主像袖手旁觀,無為而治。實際上天主的仁愛遠勝過公義,即便在面臨死亡的罪人,只起心動念就得救。這是習慣嚴苛判斷他人的人無法全然了解的。再者天主是慈父不是專制君王。關於這一點,記得去年十一月將臨期避靜,林啟和神父曾說道;天主給我們做抉擇的自由,雖然明知道這是一種冒險,人會不遵從愛的誡命,行為上偏私犯罪,如同再一次釘耶穌於十字架,祂不怕肉體的痛,祂會因我們的罪行和因罪行的遠離而心痛。但天主造我們的同時也預備了不同張力的動態宇宙,因此即便在犯罪,也有一個所謂良知的東西在體內竄動,試圖某個瞬間被喚醒,被刺痛,而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自己的行為。一次再一次,慢慢覺悟到自己的不對,認識了罪,也認識了自己的卑賤和真實的面具。﹝因為社會上總是以你展現於外在的能量,社經地位給予價值。而只有天主和你自己知道你是誰。﹞由此「認識」,基本上就是「機會」,是從天主的啟示而來。原來天主是要藉著祂的受苦,使我們成長。而此成長促使我們了解人的軟弱和複雜,心靈變得柔軟,不去隨便批評別人。進而擴大自己的視野,從小我跳往大我,把眼光和心靈聚焦在他人的需要上,竭盡所能散放溫柔和暖意。這既遵守天主愛的誡命,也成聖了自己。

      溫良恭儉的陸神父,從書寫德日進、周弘道、柯南希、鄭聖沖、朱勵德、陸達源、王敬弘、張志宏諸位已然過世神父的行誼。讀出他對人感情的、美事的記憶驚人。從他「高行健一個人的聖經」「變臉的遊戲」,「聖經密碼戰」「卡山扎基──尼采與黑格爾的混血兒」或是為澄清我們思維,抽絲剝繭的對當代有關神學論述;展現了批判詮釋的實力。

      陸達誠──這第一位榮獲法國國家哲學博士的中國人,獲得臺灣第一屆五四獎的神父,正如他四十七頁之告白;人間的成就,唯有綜合到天主的價值中去,才會發生永恆的效果。不然,一切的努力及令人自豪的統計數字,到頭來只是一場空洞的遊戲罷了。

     讀這本書,是很好的投資。

< 回總年份目錄 Year Menu>
<回2005年月份目錄 Month Menu>
<回八月內容目錄 August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