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聖召的互惠     朱蒙泉神父

引言:

() 梵二在教會內帶來新的氣象、新的挑戰和新的方向,也再次尋源、紮根,將千古常新的信仰種子撒在新的土壤裡,指日可待地,它將開放鮮豔的花,產生美味的果。

婚姻生活和奉獻生活是兩種不同的聖召,但都是以聖洗聖事為根源,恩上加恩,愛上加愛(被愛與愛),而且有相補互惠的功能。可是在過去的歷史中,我們發現這兩種聖召的分割和對立性遠遠超過相輔相成的層面。事實上,它們相成互惠之處可由以下的幾段福音引証:

『凡天主結合的人,不可拆散(196)

『有些閹人,卻是為天國,而自閹的,能領悟的就領悟罷!』

(1912)

『…因為人從死者中復活後,也不娶、也不嫁,就像天上的天使一樣。』(1225)

『沒有妻子的,所掛慮的是主的事,想怎樣悅樂主;…』(格前732)

『你們作丈夫的,應該愛妻子,如同基督愛了教會,並為她捨棄了自己…』『…一如基督之對教會…這奧祕真是偉大!但我是指基督和教會說的』(525-32)

基督愛教會成為丈夫愛妻子的典範,也是奉獻人愛天主子民的象徵。

    本文研討的焦點將集中在婚姻和奉獻生活之間的互惠:如何使奉獻人從夫婦生活的經驗中,學取善度獻身生活的方法?又如何使夫婦從奉獻生活中,獲得充實婚姻生活的途徑?本文所談到的奉獻人包括司鐸、會士和在俗獻身者。至於司鐸和獨身奉獻一項,過去有人曾太輕易地把教會的法規作為唯一決定的關鍵,我自己也曾有此看法。事實上,除其合宜性之外,司鐸的獨身可以追溯至宗徒時代的教導。第四世紀非洲主教所宣告的,當虔誠地予以重視,他們指司鐸獨身(節慾)一項有以下的宣言:“宗徒們所教導過的,和古時代所遵守的,我們當努力守護。”(參閱Christian Cochini, S.J.之著作)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1979年聖週四給普世司鐸的文告更肯定:“拉丁教會曾如此願意、而且繼續如此願意,是由於主基督的表樣,符合宗徒時代的教導,和教會整個的傳承:任何接受神品聖事者,當為天國放棄婚姻的權利。

    兩種聖召生活都要有很大的犧牲,而出於愛的犧牲才是奉獻。為此,本文所謂奉獻人包括拉丁教會的司鐸和所有為天國矢發三願的會士和在俗獻身人士,雖然他們獻身的動機各有千秋。

() 我的生活見証

     今年我入修會56年,晉鐸431960年晉鐸時共有十三位同伴,其中一位在去年去世,三位晉鐸後離開修會,度著不錯的婚姻生活和教授的生涯,他們的聰明、才智和熱心絕對不遜於其他九位繼續鐸職的會士。我的同班同學從這比率來說:離職的佔23%,甚至有些地區晉鐸後卻離職的竟達50%,這個比例和不少國家離婚率不相上下。

    我們不能不問「為什麼?」為什麼有的婚姻不能維持?為什麼有的司鐸或會士不能恆心到底?為什麼有的夫妻即使不到離婚的地步、卻「同床異夢」地活在一起?為什麼有的修道人生活得無精打彩?傳教又沒有心火?為什麼?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羅馬額我略大學心理學教授魯拉神父(Luigi Rulla,S.J.) 曾對奉獻人的聖召不能持久和無實效做過精闢的研究;時至今日,他的研究還具有啟發性和參考的價值。我將從自己過去在「家庭牧民」、尤其參加「夫婦懇談會」十多年的體會和經驗,借「神思」的一角談談:婚姻和奉獻兩種聖召相得益彰的互惠功效。本文內容可分為:

一、夫婦的覺醒和成長

二、聖秩和修會聖召的前提

三、成功的獨身和婚姻生活的共同點

四、梵二聖秩轉型

五、環境影響與回應

六、結論

 

一、夫婦的覺醒和成長

有關婚姻個案統計所得:美國1999年,每十對新婚夫婦中有近四對最終以離婚收場(2001.6.25 明報)。香港1975年四百多萬人口中結婚者36000多對,離婚的個案有893(2001.6.25 明報) ;而1999年六百七十多萬人中結婚者31000多對,離婚的增加到13000多宗 (2001.6.25 明報) ;可見家庭的危機已經日益嚴重!

    為什麼當初結婚之日以堅決的聲調唱出的歌詞:“…滄海可枯、堅石可爛,此愛此情永遠不變 ”,經不起幾年的考驗,情與愛都變了?據有經驗的夫妻和專家們的觀察:夫婦是否有良好的溝通以及成長的決心和習慣,決定了婚姻是否能夠持之以恆和豐盛充實。換句話說:願意說“我願意支持你() 直到生命的終結”比較容易,要真能肯定“我有能力支持你() 到生命的終結”的是完全另外一回事。

只有意願而無能力,難以持久;只有能力而無意願,難保不變。但是如何維持我的「願意」而不變心,使生命豐富?如何發揮我的「能力」又能持之以恆?

最近的過去,我曾陪同夫婦們同行了十多年,若我的奉獻生活有些進步,不能不歸功於這上千對的夫婦,他們實在是我的良師益友。我從交融的層面和歷程去說明我所學到的心得,為度單身生活的我具有很大的啟發。首先,夫妻交融可以從四個層面來分析:

1.    自我認識:凡是生活的人都有他屬於自己的潛能和才華,認識這潛力又能發展這才華,才讓別人感到可愛,也才有關愛他人的能力。當我說:“我愛你()” 的時候,就是說:“我願意將自己的時間、精力、才華、生命投入你() 的生命中,協助你() 不斷成長”,協助人不斷成長是最明顯又實在的愛的表示,而自我認識是愛的第一步。

2.      人際關係:當我知道“我是誰?”“我的理想是什麼?”“我如何達到我的理想?” 當你也同樣知道“我是誰?”“我的理想是什麼?”“我如何達到我的理想?”  我們倆才能一起說:“我們是誰?”“我們的理想是什麼?”“我們如何達到我們的理想?”這是人際關係較高的境界:親密關係。有親密的關係,婚姻才能持久。

3.      內化權威:在我們的生命過程中,不止一次地向有權威的人(父母、師長、法律…… ) 挑戰說:“不,我不要!”“不,我不願意!”“不,我不能!” 有時我並不知我究竟要的是什麼,願的是什麼,能的是什麼;我只知道我不要你所要的,不願你所願的,不能你所能的。有時甚至於與你完全相反:我要你所不要的,我願你所不願的,(也許)我能你所不能的,(這種現象在青年時代更為突顯) 他們需要學習以自主取代反抗,這是心理學上所指的“內化權威”。也就是說:不僅一味地唱反調,來對抗外在的權威,而將外在的權威吸收成我內發的權威,成為自己良心的指示和約束。從此他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願的是什麼,能的是什麼;他也知道為什麼我要、我願、我能;他更知道自己應該要什麼和願意什麼。他不必與他人對抗和競爭,他更有能力與人合作和共融,從此他的權威成為愛的表達並為愛服務,權威內化了。

附帶說一句:對兒童或少年有性侵犯行為的人,因為過去人格沒有成長,性教育未有實效,很可能妄用性能力,更可能妄用權威,因為未能將權威作為愛的表達與為愛而服務。利用他人來滿足自己的需要,不僅我不能與異性建立成熟的關係,甚至對異性有憤恨或恐懼感,因此,以不成熟的心理,運用成人的權威,轉而向弱小的一群,利用他們、控制他們也傷害了他們。整合及調和愛和權威為父母和奉獻人是很大的挑戰!

4.      承行主旨:我們來到世界不是偶然盲目的,而是有意義、目標和使命的;我們固然要自力更生。但是生命的旅途中確實有時我們會遇到超過我們力量的負擔,也有時當我們沒有完全準備好的時候,生命的挑戰已經陳列在我們眼前;這是危機的時刻,也是恩寵的時刻。天主通過聖事和祈禱,將白白地給我們足夠的幫助,使我們安然渡過這危機。“求則得,覓則獲,叩則為汝啟”。有信仰的人不僅知道目標和方向,更擁有達到目標和方向的力量。聖保祿在危機意識中發現:“我的恩寵為你足夠!” 所謂恩寵即是讓天主無限地、永恆地、無條件地疼愛我們。若沒有這被天主無條件疼愛的經驗,承行旨意成為一種負擔,在不勝負荷之下,我們不免在人間尋找真愛的代用品:食、色、權、財,來填滿內心的空虛,如此更無法體會到:其實天主時時刻刻與我們同行,這是生命的幸福和希望!

    這四個層面的穿插交流,通過反省和分享,我目睹參加“夫婦週末營”的夫婦漸漸走過黑暗,進入光明。他們體驗到自己說:「我願意」的同時,也可以說「我能夠」一生伴同你!為夫婦如此,為度奉獻生活的人更應當且能夠發揮這四個層面,活出奉獻生活的光輝。

繼而我要談:婚姻生活的四個季節或歷程——幻想、覺醒和再覺醒帶來痛苦和喜樂的四個階段。

1. 幻想時期:簡單地說,男青年在對方身上發現媽媽所有的優點,卻無視於其缺失,女青年在對方身上發現爸爸所有的長處卻無視於其限度,因此二者一拍即合,兩人可以浪漫的相愛,瘋狂地相吸引;在這時期「愛情使人盲目」是千真萬確的。

2. 首次覺醒:首次覺醒使青年男女發現對方非但不是十全十美,還是滿身是缺點,男女都看對方「前後如出兩人」。其實在談戀愛之前後兩人並沒有多大變化,所變化的是兩人的觀點:以前穩健的男孩,以後視為木訥無味的丈夫;以前活潑可愛的女孩,以後視為輕浮缺德的內助。首次覺醒所帶來的是痛苦、不滿、失望……希望改變對方,希望對方改變,抱怨對方、批評對方、責怪對方,關係日趨惡劣,家中無一日寧靜。

3. 再次覺醒 :再次覺醒使男女雙方能彼此了解、接納、容忍、體諒而不去苛求或希望對方有所改變;正因為以「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之道彼此對待,雙方開始自我改變,全家開始改變,因為家庭本是一個系統:“牽一髮而動全身”。從此兩人不再彼此指責或競爭,而開始支持和合作。

4. 喜樂階段:經過兩次覺醒,雖然夫妻都經歷到悲傷與痛苦,若雙方繼續面對考驗,彼此容忍、寬恕而不放棄,堅決與天主恩寵合作,則「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樂將帶給他們婚姻生活的新希望,因為夫妻通過對方有限的表達,深深體驗到天主的無限、永恆和無條件的愛。                         

                                    4. 喜樂

                   2. 覺醒

        1. 幻想

 

                        3. 痛苦

夫妻恩愛的過程不是沿著直線進行的,更不是一帆風順的。除隨著四季轉變,周而復始,更沿著螺旋的軌跡,旋轉前進或後退,或在原地不動。唯有雙方抱有不斷成長的決心,彼此滋養,不致似在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瞭解恩愛的規則,夫妻在不同的季節和階段時,也就胸有成竹,有恃無恐了。為夫婦如此,為度奉獻生活的人亦然,在投身教會和修會的時候,不論把教會當作慈母和導師,把修會當作良友或家庭,把基督當作主子或淨配,都可以參考夫婦寶貴的經驗。因著天主無條件的愛所催促,奉獻人也能堅定而勇敢地歷經這四個階段,走向成熟。所以培育青年修士修女的時候,除因才施教之外,務必按他們身心靈發展的階段,逐步進行和陪同。

二、聖秩和修會聖召的前提——鐸職和修會聖召雖各有特色,但兩者都有相似的前提。

1.神學前提 

(1) 天主的邀請司鐸和會士跟隨基督,藉著宣講聖言和施行聖事或三願生活,善度福音的勸諭,其中包含徹底的奉獻和犧牲。

(2) 聖召是天主對個人整個存在的召喚,不若其他的職業一般「朝九晚五」已經盡職;奉獻人的抉擇和回應聖召是「全天候」的承諾,為耶穌基督的神國的絕對價值作証。這種承諾要求奉獻者不斷「自我超越」。

(3) 在實現任何基督信徒在領洗時所接受的「成聖」的召喚外,奉獻人恆久和有效地投入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這種方式要求個人的人格整合和內化。

2.心理前提——要實現這信仰的承諾,奉獻人在心理的層面上當具備幾個條件:

  (1) 內化福音的價值觀。奉獻人既然決定跟隨基督, 指証並促使天國來臨,他們不僅有奉獻的心願,更當有奉獻的能力。換句話說:在他們的奉獻心願內不含相反福音價值觀的潛意識動機,進一步有足夠的能力與自由和天主恩寵合作,內化福音的價值觀後,為天國作証。

  (2) 自我超越:奉獻人接受鐸品參加修會,不僅為實現自我,滿全自己的理想和需要,更要在認識自己、肯定自己後,為聖召的理想,放棄自己、超越自己,在自我超越中完成自己。

 (3) 成熟和整合:為到達自我超越的目標,奉獻人該具有身心靈各方面的成熟和整合,達到內心的平衡和一致,而沒有衝突或偏差。甚至有能力和周遭的人建立排除性親密的親密關係。

總之,成熟、整合、內化和自我超越的奉獻人,藉著服務聖言和聖事或三願生活,依恃天主白白給予的恩寵,有心願和能力師法基督,與人及天主親密結合,這是何等的聖召!這聖召是喜樂的根源!

三、獨身和婚姻生活共同點

    筆者在鐸職和會士生涯中,目睹熱心的會士離開修會和鐸職,也觀察到有的會士或司鐸雖然「身在漢、心卻在夷」,活得無精打彩。為何有人作了奉獻而不能恆心持久?又或生命貧乏無力?這是從事培育的負責人所感到困惑的兩大問題。

    從事婚姻輔導和參與「夫婦懇談會」週末營及續談培訓工作中,曾目睹幾對良緣,結果不歡而散;也觀察到有的夫婦雖然因種種原因不步入「分道揚鏢」的路,但是生活得「同床異夢」,沒有生命的歡樂和幸福。如何令夫婦生活充實和豐盛?不僅只勉強活下去、還能夠活出生命的意義和喜樂?是從事婚姻家庭牧民者所關心的!

    我和許多從事婚姻輔導和參加「夫婦懇談會」的朋友們異口同聲說:「不斷地成熟、整合、內化和自我超越是保障聖召和婚姻的道路。」奉獻人可以向夫婦學習,夫婦也可以向奉獻人學習。親密的關係和自我超越是獨身奉獻聖召和婚姻聖召中的共同課題。

    兩種重要概念和經驗在此需要詮釋一下:親密關係和自我超越。

1. 親密關係:

    談到親密關係使人聯想到夫婦間兩性的關係,而且是生男育女的前奏。但是令人驚異的事是:不少夫婦有性的接觸且生育了子女,但是他們並沒有進入親密的關係。有的離職司鐸和會士結了婚,以為婚姻能夠使他們度男女親密的生活,事實並不一定如此,反為他們帶來更大的失望。由此可見,親密關係可能和「兩性親密」聯結在一起,卻並沒有必然的聯繫和保證,親密的關係還有其他先決的條件。

    首先夫妻要有足夠的自我認識和瞭解,繼而彼此投注自己的時間、才華、愛情,彼此欣賞、彼此不斷協助身心靈的成長;在生命成長上體驗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喜悅,又能把這蘊藏在內心的喜悅表達出來;因著雙方的投注和努力,所以再次在配偶身心靈三方面找回了自己,這才是親密關係。其中要求多大的犧牲,包含了多大的掙扎、忘我、成熟的心態和行為,要得到必須付出,能捨棄才能獲得。沒有性關係的親密關係為度奉獻生活的人不是遠不可及的。當我面對他人時,不必戴上假面具或自我防衛,雖然因為自己脆弱而容易受傷,卻能信任他人、開放自己。我可以與人分享內心深處的恐懼和焦慮、害怕或忿怒,或有關自己的美夢和理想,無論是最高貴的思潮,或是最無奈的感覺,都不必對人隱瞞。有這樣的親密和一體感時,我沒有一點害怕和疑慮。這樣的親密和一體感並非夫妻的專利,成熟的獨身奉獻人不論男女老幼,都可以依恃上主的恩寵和自己的努力去獲得。

2. 自我超越:

     “超越”兩字使人聯想到似乎“不吃人間煙火”、“羽化而登仙!”,其實超越經驗是無私忘我、與萬物和他人和諧的一體感。這一體感擴大了人的視野和胸境,帶來更大的自由和選擇。例如當人仰望無際的太空,細察無數星斗時,感到宇宙的偉大、自己的渺小而出神,自己竟成為無限永恆的一部分。這種經驗亦可能發生在參與富於神聖和宗教氣氛的禮儀時,或自己晉鐸首祭的那一刻,自己在忘我中找到自己,在超越中實現了自己。“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了,仍只是一粒麥子;如果死了,才結出許多子粒來。愛惜自己生命的,必要喪失生命;在現世憎恨自己生命的,必要保存生命入於永生。”(1224-25) ,這是生命的吊詭。

    人格和信仰成長中有一種共同的吊詭,二者殊途同歸地肯定:許多寶貴的東西,唯有在真正捨棄後才能真正得到,生命就是這樣寶貴的東西。當人忘卻自己的喜樂,同時為他人的幸福而奉獻自己,喜樂才會來臨到我們的身上。聖德亦是如此,當人按天主旨意,無私忘我的生活,不斷讚美和感謝祂,聖德靜悄悄地進入我的心中。換句話說:喜樂、聖德和豐富的生命都是努力之後的副產品,副產品當用間接的方式去獲得,不能以直接方式去爭取的!追本溯源,親密關係和自我超越其實都是一種禮物、一項恩賜與一陣祝福;人只能準備良好的環境和氛圍,要耐心等候,而不要過份努力去爭取。

    恩賜之所以為恩賜,並不是因為你的努力和你的美好,而是他(她、祂) 的仁慈、憐憫和美好。若在婚姻生活中夫婦能體認這一點,能多欣賞、讚美、感謝對方的慷慨和美好,夫婦的恩緣不僅能夠歷久不衰地維持,更能夠不斷地發展和增進。奉獻人能體認聖召的大恩,心甘情願地不斷讚美、感謝、欽崇及光榮天主,緊隨基督,讓聖神以祂的德能轉化自己、肖似基督,會士和司鐸的生命將多麼豐富又充滿活力!

    可惜現代社會中有一種假象:認為任何事物都可以變成商品,可用交易去換取。包括人生的喜樂、幸福和愛情,這是現代人的假先知和假福音。不論夫妻和度奉獻生活的奉獻人,也多少受其誤導和毒害。後現代化的今日,對這能捨才能得的自我超越,似乎開始有些洞察和領悟!

    婚姻的持久與幸福及奉獻人的恆心於聖召和活出生命的喜樂和豐富,實與人格和信仰的成熟成正比,成熟的人格和整合的信仰是達成親密關係和自我超越的條件,如此恆心和豐盛的生命才能水到渠成!

四、梵二鐸職轉型

    梵二之前,神父只要會熱心用拉丁文做彌撒行聖事,其他一切似乎都不很重要,連講道這一項似乎也被疏忽。在外表上他似乎活得相當喜樂,而且好像比別人聖善,他的地位和權威受世人重視和尊敬,他是信仰團體之上和之外的一員。

    經過一段模糊不清、內心和外形彼此矛盾、又和世界格格不入的階段之後,現代司鐸和會士的身份和認同漸漸越趨明朗化;如巴錫克(James Bacik) 所用的對比方式來素描他的圖像:        ~ 從講台上走入平地上的群眾,

          ~ 從古典宣道者成為奧祕詮釋者,

          ~ 從獨行俠變為牧民的合作者,

          ~ 從隱修的靈修到入世的靈修,

          ~ 從救人靈魂到釋放民眾。

    總而言之,聖秩由孤立神聖司祭的角色轉型為參與天主子民,以僕人身份役於人的領袖。他不再是團體之上或之外的享有特權者,而是信仰團體之內的一份子。他要習慣於生活在動態,而非靜態的社會與教會文化中,一次又一次地探索和認同自己的容貌 —— 現時代基督的容貌。明顯地在自我肯定又超越中,指証超越自我的世界和超越一切的天主,使人見到和體認天主的仁愛和終極生命的美好!

五、環境的影響與回應

    人有能力影響環境,但也受到所生活、工作和呼吸的環境的影響。夫婦和奉獻人如果生活在充滿宗教氣氛和受福音價值觀所滲透的氛圍中,彼此相愛和徹底奉獻,比較容易。可惜現在的社會文化有著許多負面的因素,他們難以完全免疫。如誇大的理性和科學主義,以致漠視甚至否認天主的存在和祂的超越性。此外,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所造成的消費主義,以自我和自我滿足為生活準則。無神唯物的信條,貶低了人格的尊嚴與價值,引起人類內心的孤獨與空虛。這令許多人迷惘的主義及思想直接或間接影響夫婦,甚至破壞家庭;除非夫婦和奉獻人意識到: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受到這些「偽福音」的影響,把福音的價值觀沖淡,甚至取而代之,他們免不了受報章雜誌和大眾傳播的毒害。為應付這些「偽福音」的不良影響,除非夫婦和奉獻人不斷提高警覺,予以提防,最重要的是他們當不斷的成長和成熟。這還不夠,因為個人能力有限,必須聯合起來,藉著真正信仰的團體,才能作有力的改造與反擊。這裡不能不提派克醫生(Dr. Scott Peck) 對人類健康與得救說過的名言:“在團體內和透過團體,人類才能得救。” (In and through communities lies the salvation of the world) 派克醫生多年處理生活在危機中的個人、夫妻和團體,他的經驗和結論是生活在後現代環境中的夫妻和奉獻人應深思熟慮和身體力行的。

六、反思總結

1. 再反顧以上的分享,發現消極多於積極,不論從夫婦關係或奉獻生活來看,或從有關性侵犯的醜聞來聽,或從使人眼花撩亂的主義去研究……,負面因素要大於正面因素,因此,有的神修導師以“心靈黑暗” 來命名現代社會和教會的狀況,不免帶給我們較為悲觀消極的感覺。不過,在負面因素泛濫的同時,我們不難發現許多值得欣慰的現象,例如許多夫婦和奉獻人正視這“心靈黑暗”,把握這恩寵時刻,不斷作更徹底的皈依和更新。

2. 現代社會和教會所面對的是身心靈多方面的挑戰。單看心理學界過去百年的演變,從心理分析到行為主義,再到人本心理和心理綜合,最近進入超位格心理學的歷程,給人帶來新的內容和方法,從對人約化主義的認識,遷移到對人全面整體的認識。信仰、神修、宗教、高峰經驗…,學術界早已不認為這些現象和神經官能症能拉上關係。相反的,除非人不斷自我超越,要想真正的自我完成,是緣木求魚的無知行為。有信仰的夫婦和度奉獻生活的人,非但不是逃避世界的弱者,更是人間的知者和智者。

3. 人類學家、心理學家和神修學家都殊途同歸地再三肯定:為建造健康的人格、深度的信仰和靈修,真正的團體是絕對需要的。天主教心理學家肯乃迪(E.Kennedy)曾說:「未來歲月裡,教會要想徹底改變,並非由於教會負責人所簽的契約或所寫的文件,這改變只能來自信仰團體所引發的心態和行動」。神修學家慕爾(Thomas Moore) 說:“除非發現人際親密關係和團體建立的地位,就無法真正走向神聖的愛”。健康的團體對家庭、修會和教會的重要性,尤其對準備結婚和奉獻人培育階段的關鍵性,也就可不言而喻了。

      4.最近被揭發出來的醜聞,提醒了我們:信仰和神修的發展,無法孤立的進行,而應當與人格的發展中的「性慾、情緒和人格整合」同步進行。尤其每個人一生中,必須有過無條件被愛的經驗,不論這經驗是來自父母、親友、師長…耶穌基督,否則人靈的創傷不斷會渴求療癒,心靈的漏洞會永遠等待彌補。“夫婦懇談會”運動雖然由西班牙加伏神父(Fr.Gabriel Calvo) 開始,但將心理成長和人性發展結合信仰,進而“神恩復興” 和“心靈治癒”的參與皆不是一種偶然的結合。

      5.度奉獻生活的人可以向度家庭生活的夫婦多學習。如何面對模稜兩可和混淆不清的文化和環境,成熟的夫婦永遠生活在衝突的統整和兩極的平衡之間。他們永遠是父母,也是子女;是老師,也是學生;是醫生,也是病人;是主人,也是僕人。度奉獻生活的人往往認為自己的角色是單純的司鐸或會士,單純的自我認同,要去面對複雜的社會和環境的挑戰,不免時時措手不及。而夫婦們每天所面對的,都是對立,甚至無解的難題。夫婦兩人住在同一屋簷下,一方面無法逃避現實,另一方面必須面對和解決問題。不然必須雙方接納彼此的弱點,唯有在信仰中求得調和,在超位格的天主那裡求得恩寵,家庭生活要求英豪之德,沒有其他的路可走。夫婦亦可以向獨身奉獻者學習,如何因身心靈的一方面不允許他們有夫妻關係,而必須節慾時,由於彼此關懷而暫時度獨身生活,亦可以出於為天國的見證緣故,共同奉獻。

6.此外,親密關係和自我超越既然為現代夫婦和奉獻人是如此重要,又是不可或缺的心靈特色。除了自己努力和團體協助外,肯定孤獨和寂寞是這特色必然的代價,堅信無條件愛我們的天主一定會毫不吝惜地賜給我們,使度兩種聖召的人都能“獲得生命,且獲得豐富的生命。”(10:10)

 

附註:文章刊登於香港第59期「神思」-- 思維出版社(200311)

參考書目(Reference)

1.  James J.Bacik Identity and Image of the Priest ”,“Catholic Chronicle”, Sept.29, 1989

2.     Roger Champoux, S.J.:“New Perspectives in Religious Formation”,Vie Consacree 49 (1977)

3.    Christian Cochini, S.J.:“Apostolic Origins of Priestly Celebacy Ignatius Press, SF, 1990

4.     Donald B. Cozzens:“The Changing Face of the Priesthood ,“The Liturgical Press   (2000)

5    Andrew M. Greeley:“How Serious Is the Problem of Sexual Abuse by Clergy?” ,“America, vol. 168, no.10 , March 1993

6.   Thomas Moore:“Care of The Soul Harper Collins Publication1994

7.      Thomas P. Rausch S.J. Priestly Identity Worship vol.73(1999)

8.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 “我要給你們牧者”,1992.3.25

< 回總年份目錄 Year Menu>
<回2004年月份目錄 Month Menu>
<回七月內容目錄 July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