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恩與教會歷史

王敬弘神父《神恩與教會》筆記 -- 傅典端

耶穌升天前交待宗徒們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但不信的必被判罪。信的人必有這些奇蹟隨著他們﹕因我的名驅逐魔鬼,說新語言,手拿毒蛇,甚或喝了什麼致死的毒物,也決不受害;按手在病人身上,可使人痊癒。」【谷十六15-18

主耶穌被接升天後,坐在天主的右邊。宗徒們出去,到處宣講,主耶穌與他們合作,並以奇蹟相隨,證實所傳的道理。【參:谷十六19-20】既然耶穌說「信」的人「必」有這些奇蹟隨著他們,在今天的天主教會裡雖然已經有超過七千多萬的教徒受到神恩復興運動的影響1,為什麼仍然還有很多人沒有經歷過這些神恩和天主的奇蹟﹖王敬弘神父的《神恩與教會》對神恩和教會的歷史有很深入的介紹與反省。最近SJCCC同禱會一起讀這本書,我願意把我從第十到十二章的筆記與大家分享。

在舊約時代,聖經裡記載了很多天主偉大的奇蹟。在新約福音裡,也記載了耶穌和門徒們很多的奇蹟。若望在福音最後說:「耶穌所行的還有許多別的事,假使要一一寫出來,我想所要寫的書,連這世界也容不下。」【若二十一25】宗徒大事錄和書信中也記載了許多宗徒和早期教會裡神恩普遍的事蹟。

在教父時期的前半期(宗徒時期後到四世紀中葉),神恩仍然是教會一般信仰生活的要素之一。受洗時天主就賜予聖神和祂的神恩,聖神內領洗和獲得神恩是與教會入門禮儀有密切的關係2。在二世紀中葉,有蒙坦主義和其他異端興起,先知神恩被濫用。這些異端並沒有立刻被更正,長期下來給各地教會帶來許多困擾;因此地方教會開始高舉主教的權威,把神恩和聖職同化,並以權威和法律來限制神恩的運用,甚至壓制。這樣使神恩的運用逐漸被僵化,因而使神恩從一般的日常信仰生活中漸漸消逝3

到了教父時期的後半期(四世紀中葉到八世紀),東方和西方教會在行政和神學方面逐漸分離4。東方教會裡的慕道者在領洗時仍然會被聖神充滿,但不再期待得到神恩。他們在信仰中仍有神恩性的經驗,但大多是歸功於聖母、殉道聖人或其他人的代禱,因東方教會漸漸相信神恩是出於代禱者的聖德。

在這同一時期,西方教會裡興起了一位偉大的聖人––聖奧斯定(St. Augustine, 354–430),他為西方教會的神學奠定了重要的基礎,特別是他對「聖三論」有決定性的影響。由於路德在脫離天主教以前原是奧斯定會的會士,聖奧斯定的神學因路德的關係也成為基督教神學的根源。聖奧斯定在剛領洗不久就寫了《論真宗教》這本重要的著作。在這早期的著作中他說:「當教會擴展到全世界各處並建立時,奇蹟沒有被延續,以免人們追尋可見的事物5」。這神恩已經不再存在,也不再需要的想法對教會的神學影響很大,直到今天還有很多不認識神恩的教會中仍然引用這個說法。聖奧斯定在他後期的教導中,很肯定的更正了這個早期的錯誤。在他晚期的著作《修正匯編》和《天主之城》中,他用了很長的篇幅,記錄了許多親身經歷的奇蹟,來做為見證天主的奇蹟並沒有停止。很可惜,他這樣的修正並沒有受到後人的重視和接納。

在教父時期的後半期,興起了一些苦修的神學,提倡隱修運動。特別在敘利亞隱修的教父們,提出:「棄絕一切與世界的關係,過一個完全奉獻給耶穌基督的生活,然後達到某一個程度以後,聖神的神恩才能夠顯示出來。」這把神恩當作聖德的賞報,和聖德的記號,與當時東方教會的思想十分類似。可是這種思想使一般信徒與神恩更加無緣了6

在教父時期之後(八世紀到梵二 1960s)的一千多年裡,聖多瑪斯 (St. Thomas Aquinas, 1225-1274)學派是影響天主教神學最大最深的,其影響一直延續到今天。聖多瑪斯基本上接受聖保祿的教導,認為神恩是為了建樹教會。可惜他把「建樹教會」很狹窄的定義為「宣揚福音」7。如此,這漫長的一千多年裡,教會對神恩的基本態度是﹕「教會成長到某一個程度,便可以靠教會的組織和力量來傳福音,不需要神恩。」

這樣一直到20世紀中葉,教宗碧岳121943發表的《基督奧體》中,肯定了基督在教會內賜予的神恩,是寬廣而多樣性的8。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對天主教有深廣影響的神學家卡爾.拉內(Karl Rahner, 1904-1984),在出席梵二前發表說9:「教會的本質是神恩性的,教會的職份就是神恩,然而天主也賜予神恩給一般教友。聖職人員要幫助教友分辨及學習運用所有的神恩,但不可以權威阻擋神恩,教友也應該有秩序的運用神恩,並服從耶穌藉以管理教會的聖職人員。」這對梵二的思想有深遠的影響。

在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梵二,1962-1965)的籌備期間,教宗若望23世祈求一個新的聖神降臨10。梵二的文獻明確的把教會的制度和神恩加以區別﹕關於教會的制度,其聖事和服務,這是屬於教會結構中,穩定的或永不改變的因素。神恩卻是出於聖神自由的施與,神恩的顯示和運用常有變化,不是人所能計劃的。分辨神恩的真偽,和引導正確的運用,是牧者的責任。

梵二很小心的把各種神恩歸類於「白白賜予的恩寵」,而從不把德行(Virtues)和聖德(holiness)相提並論。這可說是糾正了教會長期以來,對神恩不完全正確的看法11。現在回顧起來,在梵二閉幕一年多以後,為神恩復興運動進入天主教會鋪好了路。在短短三十年內,神恩復興運動,在天主教中影響了超過七千多萬人的生命12。實在是在教會兩千年歷史中,傳播得非常快而廣的運動。天主真的答覆了在梵二籌備期教宗的祈禱。感謝天主!!

1 第一章,pp. 9-10

2 第十章,pp. 185-224

3 第十一章,pp. 253-254

4 第十一章,p. 227

5 第十一章,pp. 243-248

6 第十一章,pp. 249-252

 

7 第十二章,pp. 262-268

8 第十二章,pp. 268-271

9 第十二章,pp. 271-273

10 第十二章,pp. 274-282

11 第十二章,pp. 282

12 第一章,pp. 9-10

 

< 回總年份目錄 Year Menu>
<回2004年月份目錄 Month Menu>
<回二月內容目錄 February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