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異思遷

北威人

暑假裡,姪女住在我家,在附近的社區大學修兩門課。每天由二女兒送她去學校,傍晚我下班時,再順路接她回家。接了她以後,我們總是有說有笑,有時還順道彎去買點東西,不亦樂乎。

有一天,我請假,帶小女兒去看眼睛,下午趁便帶她的法國號去鄰近的小鎮修理。回來時,走錯路,耽誤了時間,再加上塞車塞得很厲害,我很擔心不能及時接到姪女。正好原本說不能幫我接姪女的老二打電話來,問我要不要她去接?為了保險起見,我就請她去接。其實我經過學校時,時間正好,也沒晚。不過老二接她,姪女更開心,因為堂姊還會帶她去買巨無霸果汁。

一轉眼,暑假到了尾聲。最後一天上課。放了學,我打算接了她,就送她去鄰鎮舅舅家,以便第二天好上飛機回台灣。我猜她一定歸心似箭,就早了半小時下班。一路上還興奮地想,最後一天了,是否該去買個什麼她愛吃的刀削麵或螃蟹。到了學校,時間尚早,我就停在我每次早到就去停的樹蔭下。背對著她會出現的地方,但是,是離她最近的第一排停車位。我在車上休息,也沒有頻頻回頭張望;因為平常她看到我的車,自己會走過來。一會兒到了她下課的時間,為什麼還不出現呢?應該急著回家才對啊!會去哪兒呢?會遇到什麼事呢?偏偏我的手機前一晚借她用了以後,也沒還我,所以也無從問起。左等,右等,遇到一位朋友,就借了她的手機打回家,家裡又沒人接電話。大女兒今天回來,有沒有可能會是她來接走了呢?沒有手機,我也不會背她的手機號碼,(現代人依賴手機而不靠自己腦子,莫此為甚!)所以也無從聯絡,只好繼續等;越等越焦急,到底該回家看呢?還是再等?萬一我一走,她就出現了又該怎麼辦?很不安地再等了二、三十分鐘,才決定回家看看再說。

那天中午,在午飯時間,我才讀了依撒意亞先知書的序。知道天主對以民的背叛有多痛心,另外以前讀歐瑟亞先知的故事,也知道他對背叛他的妻子百般容忍和等她回頭,就像天主等祂的子民回頭一樣。

回到家才發現,是老大來把她接回家的。(就在我的車後頭接走,當然兩人都沒有注意到我或我的車。)老大只有一次打電話,就正好是逢老二接姪女的那天,那個時候打的。於是她就下了結論:每天都是老二去接姪女的。那天老二出遠門,她回來接手老二的車,於是自作主張她該接人。姪女當然喜歡她接,因為這個堂姊也會帶她去買巨無霸果汁。在我焦慮不安的等待中,除了不斷猜測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掙扎著我到底要再等,還是要回家看以外,我在那兒也深深體會依撒意亞先知書的序:那個妳天天忠信地接她的孩子,今天把妳忘了。(那時我還不確定她是把我忘了,還是仍在學校裡。)

我也想到兩個成語:「移情別戀」與「見異思遷」。我們都不太會移情別戀 (雖然現代人移情別戀也不足為奇),所以我們認為我們不像依撒意亞先知書裡的以色列子民,更不會像歐瑟亞先知的妻子。其實我們常見異思遷。換工作啦,見好就轉啦…,年輕孩子更厲害的一點,他們有派對或與人有約,但當另一個更有趣的事出現時,他們就變掛了。變掛也沒關係,別忘了照會原來的人就好了。

回家的路上,我還在嘀咕,到底她已回家還是仍在學校?若還在學校的話,我仍要再回到學校來等她。可是我有點情願再回學校等,因為我更怕去面對被她忘記,被她“背棄”的傷痛。

回家後,見到兩人都在家,先把大女兒臭罵了一頓,事後她解釋了,我才知道她確是情有可原。但這些孩子大了以後,常自以為很棒很行,覺得什麼都能自己做主,不用告訴我。有什麼活動、計劃,我都是事情要發生的那一刻或已發生後才知道。(煮好晚餐,一群孩子全出去吃飯、攀岩的事屢屢發生。)我的積怨很深,有點一觸即發。姪女一向比我家小孩心思細密,也較謹慎,這回實在是一時疏忽。我一回家,大罵老大時,她已難過得不得了。我還是罵了她幾句,再去抱她,與她和好。我認為及早學到這一課為她很重要,當然她不是故意忘掉我。以後她更要特別記得那些為她服務的小人物,小屬下。

原只打算把這事默存於心,由此小例子淺嚐天主被子民遺忘時的痛。另外偶爾想起「移情別戀」與「見異思遷」的不同時,尚可暗自得意中文成語裡的有趣異同,居然被我發現。從沒想到要把這事寫出來。

想不到昨天小女兒把一模一樣的故事又重演了一次。原來她前天用了我的手機沒還,昨天是萬聖節,小孩子們都心浮氣躁。前晚我問她能不能晚一點接她,她說不行。她問我要不要她去找已會開車的同學送她回家?我說不必,我會準時接她。早上她下車時,我又叮嚀了一句:「四點半接妳。」下午我及早離開辦公室,趕去接她,比平常時間還早了十分鐘到學校。校園前沒什麼人,我就有預感這小孩可能已不在學校裡。我下車到她平常做功課的音樂教室看看,只有樂隊老師在。借了個電話打回家,沒人接。我又趕回車上,還是一點蹤影都沒。再去向附近一個孩子借手機打回家,仍沒人接;借我手機的孩子跟我打交道:「我借妳手機,妳可不可以借我車子?」意思是要我送他一程,我就只好送他和另外一個同學,去他們要去的地方。之後,我有近路可回家,但仍不放心地兜到學校去看一看再回家。一到家,小女兒已在探頭,因為她打電話到處找我,找不到;回到家才在自己桌上發現我的手機,也知道自己快挨罵了。她的問題是沉不住氣,浮躁,看到同學都走了,按耐不住,就接受最後一位同學的邀請,坐他的車走了。但她沒想到這些人並不是直接送她回家,待他們晃晃逛逛,回到家時,已是半小時之後。我找不到她,又東折騰、西折騰的也是多花了半小時,之間的未知、不安也不小,一切只因為她隨便變更約定。

古人講信用,最感人的故事,就是兩人可以約好幾年後的某月某日在哪兒見面。這兩個人到那天都會出現;若是沒來就是死了,不死就一定會來。現代人只求機動,隨時在變,隨時在改。高科技的產品也助長大家這種隨時在改,不愛講定的習慣。信守不渝已經成了過時的美德。如何教孩子忠於約定是很難的一件事。

回家的路上,我想的是天主富於仁愛寬恕,遲於發怒。我回家後,是要學天主?還是要發怒?看到小女兒可憐兮兮,拿著我的手機迎上前來,一付準備挨罵的德性,我還是忍不住大聲嘮叨了幾分鐘─罵人。

寫這種婆婆媽媽的事,真是見不得人。對那些從來不用接小孩的人,就算讓你們體會一下我們侍候小孩的費心。另外也更瞭解天主說的「即使母親忘記自己的孩子,我也不會忘了你們。」是多麼多麼地不會忘記我們。

< 回總年份目錄 Year Menu>
<回2004年月份目錄 Month Menu>
<回二月內容目錄 February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