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遊記  王玉梅 

上海,宋時名華亭,元朝時因其地居海之上洋,才改名為上海。十九世紀時,沿黃埔江的半月灣地區,是美英法租界地,各領事館為炫耀財富,陸續建造了許多古典式、哥德式、羅馬式、巴洛克式及文藝復興風格的經典名廈。入夜,由搭乘的遊輪上觀賞,十里洋場的燈海、埔東當代建築的夜景,的確多采多姿美輪美奐。遙遙相對的江岸燈火,與閃爍天際的雷射光束相映成趣,濃濃的異國風情不但豐富了視覺享受,也見證了上海曾經歷的滄桑歲月。

外灘、名人故居、人民廣場、上海老街、襄陽市場,精品名店、購物中心、精緻美食與摩登優雅的創意餐廳,處處都散發著驚人的魅力。傳統、古典、前衛、現代交織融合,加上美麗的路樹法國梧桐,使這片城市叢林,更增添幾許浪漫情懷。城中的「豫園」建於1559年,是明朝四川布政史潘允端,為愉悅父親而建造的豪宅,佔地七十餘畝,樓台亭榭錯落有緻,家具裝潢簡潔優雅,山林水塘造景藝術,是江南名園之一。清乾隆時,將「城隍廟」劃入「豫園」,合稱「西園」,以迴廊、曲橋連結景區、商場與餐廳,是超人氣的觀光勝地。

從旅館的玻璃窗,可以眺望造型獨特的上海博物舘,這座設計取擷於中國「天圓地方」觀念的建築,遠看好像一個有蓋有耳的大銅鼎。博物館為慶祝建舘五十週年,特舉辦「晉唐宋元書畫國寶展」,展出的七十二件作品,全是北京、遼寧、上海三家博物舘的珍藏。鎮館之寶借展,且全卷展放,包括引首和題跋,在中國大陸這是頭一回。展出的書畫有:晉王珣的 「行草書伯遠帖卷」,這是西元三百多年時,一通問候親友的信扎,如今這件由海外高價尋回的千年遺珍,是傳世晉人中唯一具有名款的真跡。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唐摹本、懷素的狂草,與宋四大書法家蘇、黃、米、蔡的帖卷

隋展子虔的「游春圖」是現存最早的捲軸山水畫,也是最早一幅貴族郊遊的金碧山水圖,自此,山水畫有了特色,由過去只是陪襯人物的角色中獨立出來,因此「游春圖」在中國美術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唐閻立本的「步輦圖卷」,紀錄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與吐魯番首領聯姻,唐太宗端坐於宮女抬著的步輦上,接見前來迎娶的吐魯番使者祿東贊的歷史事件。五代董源的「瀟湘圖卷」,是畫家觀察自然景色,借助水墨的濃淡乾濕,以「點」、「皴」法學習模仿,畫出遠山草木樹石,也就是現代的寫生,這是美術史上一個重要的關鍵時期,自此之後運筆日漸多元。南唐宮廷畫家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卷」,描繪官場不得志的韓熙載,故意縱情聲色、放浪形骸,但却難掩其落寞神情的分段敘事畫。北宋張擇端所繪的「清明上河圖卷」,是家喻戶曉寫實的風俗畫,生動的再現清明節時,汴京的繁華榮景,此圖是近五十年來的第一次展出,要親覽名卷可得大排長龍喔!宋徽宗的「瑞鶴圖卷」、夏圭的「邊角山水」、書畫互融清秀淡雅的元倪瓚、吳鎮的「山水」、以及任仁發的「秋水凫鷖圖軸」,花鳥艷如珠寶,集四季顏色於一樹,真是美不勝收。唐人崇尚法度,宋人追求逸趣,元人書寫心中的風景,這些流傳有緒的精采書畫,其師承、演變有歷史連貫性,如長江黃河一浪接一浪。以前,只見影像圖片即深感書畫之美,這次親眼目睹如此寶貴的真跡,滿心的感動與歡喜實非筆墨所能形容。上海博物舘為求盡善盡美所付出的心血,就像整個上海市,渴望成為國際多元文化大都會,為求好求新求變,所作的努力。他們急起直追、竭盡所能、全力以赴的精神,眞是值得稱許。

為探望兒子來到徐家匯,徐家匯人車喧囂商場林立,為綜合商業的新據點。大馬路邊有一氣宇軒昂、溫文儒雅的人像石雕,原來是重點文物「明朝科學家徐光啟」之墓。話說四百多年前,學養俱佳的徐光啟〈1562-1633〉,在廣東遊歷時,與耶穌會士郭居靜神父一見如故,幸運的認識了天主,了解了生命的真諦。領洗歸主後第二年,徐光啟高中進士,他聰明絕頂又善於處世待人,因此受到皇帝的重用,位居禮部尚書,是當時朝廷中最高的官。他不但熱心宣揚天主教教義,引領老家徐家匯的親人,及許多朝中的學者進教,且大力倡導西方科學文明,尤其對數學最有興趣,曾與利瑪竇神父合譯了一大套「幾何原本」。他聘請耶穌會士修正曆法成功,得到皇帝親題「欽褒天學」的嘉勉,使耶穌會士得到很大的榮耀。徐光啟死後極備哀榮,他把老家徐家匯的產業留給耶穌會,自己也安息於他世代子孫的環繞中。

十九世紀中,耶穌會士再回到徐家匯,即立刻蓋教堂,建孤兒院、修道院、氣象台,辦學校,也發行刊物。二十世紀初,創辦了震旦大學,開設理學院、醫學院、法學院,除了天主教教義,藝術、印刷、工程、機械、繪畫技術等亦由此地傳揚開去,徐家匯成為耶穌會在中國最大的工作中心,也是傳播宗教與科學  的重鎮,嘉惠影響了無以計數的中國人。距徐光啟墓園不遠的聖依納爵教堂,是一座哥德式的建築,擴建後成為遠東第一大堂,可容納二千五百位教友。我一出「徐家匯」地鐵站,就見到矗立於藍天白雲中的一對十字架,與如地標般醒目的紅磚色鐘樓。據導覽手冊記載,教堂用地原是徐光啟的農業種子實驗場,因此使我想到聖經中,耶穌所說:「撒種的比喻」。徐光啟的一生就是最好的見證。

與「徐家匯大教堂」並列上海百年經典建築的「佘山聖母大殿」,位於松江縣的佘山頂,距上海市約一小時的車程,文化大革命期間,曾遭紅衛兵破壞,部分建物至今仍未修復。濛濛細雨中的山林,格外清新脫俗,彷彿不帶一絲人間煙火,沿著登山步道,走上山頭,進入寬闊宏偉的聖殿。想著,半世紀以前,朝聖隊伍一路由山腳向上朝拜,至燈火輝煌的聖母大殿,舉行感恩聖祭的光榮畫面,擁擠的群眾裡,有我們熟悉的王神父、顧神父、朱神父。記得畢業於震旦大學的朋友,時常說的一句話:「我們上海,底子好,很快就會復興的。」,但願福傳事業也能盡快迎頭趕上!

 「潘半城,徐一角」,上海人曾如此傳頌,因為潘宅「豫園」佔地寬廣,財氣逼人,而赫赫有名,功在朝廷的徐光啟,却謙卑的只以路邊一小角為安身立命之地。強烈的對比,更彰顯徐光啟平淡天真、高風亮節的文人風骨。徐光啟一生對教會與國家所作的貢獻,實在難以估計,他高尚的品格與偉大的宗教情操,是我們教友的模範,也是中國人的光榮。感謝有佘山、有教堂、有徐家匯、有博物館、有黃浦江、有熱情傑出的傳教士、有信德堅強可敬的老神父、與虔誠恃主的忠貞教友,他們如一股清流活水,使愈發五光十色、愈發令人眼花撩亂的上海,依然可愛可親、依然令人心動。

<回總年份目錄 Year Menu>
<回2003年月份目錄 Month Menu>
<回二月內容目錄 February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