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日 用 糧

20034

四旬期第五主日  11: 1-45

    門徒及拉匝祿的姊妹們都不明瞭耶穌所說的:「睡著」「活著」「從死者中復活」的意義,主要的問題在於:我們並不完全明瞭天主聖言,意即,我們並不了解他藉著日常生活發生的事所要告訴我們的,我們需要和耶穌及他的母親瑪利亞藉著在每天生活中不斷聆聽,學習這種語言。

聖枝主日:谷14: 1-15,47

    4部福音的書寫始於耶穌的死亡及復活的過程,這事實意指初期教會將這事件視為我們信仰的核心,受苦是人類生活的主要問題,對許多人而言甚至我們每一個人,有時成為阻礙,因此天主子想要在這道路中引導我們,慢慢閱讀及默觀耶穌苦難給我們一個機會,在耶穌身後跟著祂走這過程,並幫助將我們的苦難轉為喜樂及光榮。

耶穌復活: 若20: 1-9, 16: 1-7, 24: 13-35

    如果你注意福音中不同的敘述:關於復活後的耶穌顯現給不同的人---婦女們瑪利亞達肋納,往厄瑪烏的2個門徒,以及其他的門徒,你將會明瞭所謂的耶穌復活並不是一個神奇的變魔術似的「快樂的結局」。這首先是耶穌的經驗以及和他在一起的同伴,非常基本人類存在的動態經驗:為了喜樂,首先我們需要受苦,為了成功,首先我們必須失敗,為了生活,首先我們需要死亡。

復活期第二主日。 若20: 19-31

    罪是分裂:介於「理想的我」以及「真實的我」,介於他人和我之間,介於天主和人,介於人及萬造物間,耶穌所帶來的和好是和我自己,他人,天主,及受造萬物的合一,當這合一在我之內發生時,我感覺我被派遣,積極地向他人宣揚這好消息!

             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從祂!」

    上次生活營中,小組有一個男生說:「如同老弘昨天說的,我們要跟我們不喜歡的人在一起。」當時我在那小組中,我問他:「我真的這樣說嗎?」我之前所表達的是:「讓我們跟隨耶穌和需要我們的人在一起,不論我們是否喜歡他們。」我在感恩祭和團體和好結束時表達這樣的話,當天我們聆聽了路加十五章,法利塞人批評耶穌因為他和他的門徒和稅吏及她們所視為罪人吃飯。

    這事件顯示幾個重要訊息,我很謹慎地強調2件事:「跟隨耶穌」及「和那些需要我們的人在一起」: 而那男孩,雖然他很聰明,且是好人,以他通常思考及聽到大部分人經常說的方式解釋我的話,他並沒有注意到:「跟隨耶穌」這部分,而直接跳到結論:「和我們不喜歡的人在一起」

    為什麼我強調這2件事?首先除非我們跟隨耶穌並接受他的恩賜(不論是意識到或淺意識的方式)我們無法做到,至少無法經常達到。其次耶穌不是說教,勸誡或給一個標準,他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想和我們一起前行,因此看福音的目的,就是和這一位耶穌交往。當我說「和需要我們的人在一起」,我的意思是:和我們不喜歡的人在一起,這一件困難的事本身並非目的,而是嘗試要達到這目的---答覆他人需要---的結果或條件。

    並且更深層來看,這正是基督信仰和其他的宗教信仰,甚至舊約不同之處。舉例來說,四旬期第二天的讀經及福音,讀經中(30:15-20) 梅瑟以天主教之名告訴以色列人:「生命和死亡的路擺在面前,你們必須選擇,如果做了這些……你們將會生存,如果做了那些。。你們將會死亡」當天福音中(9:22-25)耶穌說:誰若願意跟隨我(當然獲得生命),必須棄絕自己。 這兩者是相當不同的:一種是走指示給我的道路,即使是由天主或他的名而來的;另一種是:跟隨一個人走那條路。

    或者,看四旬期第三天的讀經及福音,讀經中(58: 1-9)依撒意亞先知使用強而有力的話語,以天主之名告訴以色列人,天主所悅納的齋戒和他們所實行的齋戒不同,福音中(9:14-15)若翰和法利塞人的門徒禁食,耶穌和他的門徒則否,這事實引起那些門徒的注意,當中有人問耶穌這(他們所認為)不合時宜的行為的原因,耶穌藉三個比喻告訴他們相當不同的齋戒的目的意義:不是為了使自己更完美,而是為了答覆他人的需要。先知已有這樣的想法,不同之處在於:依撒意亞先知提出行事的方式:或許,他已以此方式去做,耶穌則以相當不同的方式「生活」,按照這些人類活動的原本意義生活,包括:祈禱,齋戒等。

    四旬期第二日的感恩祭中,參與者包括:一個有兩個女兒的家庭(之光婉珍全家),孩子在台南的一對夫婦(泰安慧真),欣芸和兩個兒子,維澐 美蘭(和他們所期待的第一個孩子),以及四位年輕人,一位在工作(元良),三位仍在唸書(小芬,安迪,思進),讀了上述讀經及福音,我們談到「教育」並明瞭天主教育以色列人的方式,耶穌教導他同時代的人們,以及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看福音的任何人的方式,以及我們通常試著教育人的方式,這三種方式的不同:天主誠實地告訴祂的子民應做的事,以及不做的後果,而祂允許他們犯錯;耶穌告訴他同時代的人及我們:來跟隨我。

    即使保祿也敢告訴他時代的基督徒(如果我沒記錯,是格林多人):「跟隨我如同跟隨耶穌一樣」,如果我們不敢說和保祿一樣的話,至少我們可以如同洗者若翰說:「這是天主的羔羊!」(跟隨祂!) 這邀請產生了耶穌的最初的兩個門徒,此外,如果我們也鼓勵人聆聽天父內在的邀請:「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從(並跟隨)祂!」這不就是我們所能給予及接受的最好的教育(方式)?

弘宣天 4/03.

如果可以用E-mail把「我日用糧」傳給你請通知我[email protected]

[Back to Faith Section]